| 北海道的雪跡 | 雪人原來這樣做。

一踏上雪的世界,
就想像著隨時隨地都可以做雪人而開心著,
卻其實鬆鬆軟軟的雪,
硬要把他塑成雪人的形狀並不容易,
於是隨手做的雪人總是變形顯得呆拙地好笑。


有時候太陽出來,有時候風又大得可怕,跟雪一起。

後來才知道這叫做雪繩,積雪夠多,風還不能太大才會形成。

打掃小閣樓時外面寧靜得很美。

整理書櫃的時候看到想看的書。

才幾天,陽台的積雪好深,好想去剷陽台的雪,一定很有成就感。

天又晴了。
直到今天才知道,
原來要做一個漂亮的雪人是需要使用模具的,
小雪人用小模具,碗啦,扭蛋殼啦,
任何半圓形尺寸的道具,垂手可得的。

福島先生來幫忙做雪人。雪是用卡車戴的,比較快。

一個大雪人要用掉好多的雪。但風一直在亂吹,時而進行時而被迫停止的。

成形了一個,只要再修飾一下就可以完成的雪人,也花了二、三個小時呢。
實心的模具比較重是下層,好了之後再放上鏤空的模具在上層。
中間很重要的一個過程是,要加水,是的雪人要加水才能定形,
之前用手做的雪人會散掉就是少了水。但加了水的雪人會變冰塊。
大雪人用大模具,是二個很大的圓形鐵籠,
已經算是粗工的範圍了,
是需要大家一起合力才能完成的事情。
方圓五十公尺的雪,都被挖了過來,
填入大的底圓,再加入水,
這樣才能讓雪們合力一條心,
凝聚他們的力量才不會散開,
還要透過外力的催化,
站上一個人將雪們踩得更緊緻,
力量才會更強大,
一層一層的直到底圓滿了為止。
接著放上頂圓,是用鐵網做的,
減輕重量才好放到底圓的上層,
一樣的步驟,一些雪,一些水,一些踩的力道,
慢慢的雪人就成形了,
拆掉模具之後,再修飾雪人的外表,
讓他更加平滑美麗 ,
最後再裝飾雪人的表情還要幫他穿戴配件,
做雪人是個大工程。

要裝飾雪人的東西。

一層雪,再一層水,一層又一層,再用力壓緊(人要站上去踩)讓雪更緊實。

遇水融化的雪又結成冰塊,於是雪人就這樣一點一點成形。

需要很多的雪和水呢。

下班後自告奮勇說要來整理這個雪人。

脫膜後,凹凸不平的地方,要加雪補。

邊噴水固定,但噴槍好快就會結冰XD。

再用圓鍬把多的部份雕平,很像在做立體雕塑。

告一段落之後發現夕陽好漂亮,在一天的風雪之後。

雪地變得鬆鬆軟軟的,天也變藍了。

陽光從雲層射出,讓人不停的直按快門。
這就是所謂的閃閃發亮的雪地。

新雪很美麗。

樹影婆娑。

雪人是在泡湯嗎?(明明就是跑去拍夕陽不理它了....)

一直不停的找地方拍照。雙腳陷在深雪之中。

粉紅粉紫得恰到好處的顏色,該如何用顏料調出來?

新的雪床,自己先來試躺,很舒服。

鬆鬆的雪踢起來像沙子。

夕陽的另一邊突然發現它很美,下次要注意。

路是被我走出來的,但這是田梗不是田哦。
我已經很清楚那裡能走那裡不能走了。

雪表現的是一種禪意,寧靜,卻充滿寓意。

結束了追逐夕陽,難得今天可以坐在火爐邊放空。
以為是簡單事情的背後,
往往付出了更多努力的心血,
所有的事物呈現出來的美麗姿態,
總有更多的努力在背後進行,
若是只憑著眼見就下了定論,
就無法知道其中的原因與道理了,
只有放開心胸才能接受更多彩多姿的奇妙世界。




留言